「我的老公習慣不好,煮完飯也不把東西收拾好,我必須要讓他知道他這樣做是錯的。」
「她的衛生習慣很差,每次餵狗都是把飼料丟了滿地,然後最後弄的到處髒兮兮,還不是要我去收拾。」
你也有一個和你生活習慣大不相同的伴侶嗎?是不是常常覺得很生氣,罵了也沒有用?
➡︎延伸閱讀:為何結了婚還是會「寂寞」?心理師從《我的大叔》看見2件事情夫妻相處常忽略
圖片來源:by rawpixel.com on Freepik
其實,這種狀況非常容易出現在伴侶的爭執裡,兩個不同家庭長大的人,常常會有截然不同的生活習慣。當一個伴侶看不慣另一個人的生活習慣,卻時常用嫌棄或是鄙視的口吻對另一半抗議時,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彼此的關係。
針對這方面的問題,我的原則是:
看不慣的那一方請先動手把東西收拾好
我很常分享一個小故事給我的親友或是來談者。
在我們家裡比較擅長家務的是我老公,我最佩服他的地方就是他不會因為看不慣我的生活習慣而對我嘮叨或責罵,反而他會默默地撿起來收拾好。
在他的潛移默化下,我漸漸地也會開始做到和他一樣的標準,我總是在心中想著他這招真的是很高招,他不需要用任何一句負面的詞語,單單用他的行動就向我展示了如何過他喜歡的生活。
一個疼惜自己伴侶的人,當然不可能會讓自己的伴侶獨自承攬所有的家務,那這個難題也就輕輕鬆鬆地解決了。
一位來談者在我分享這個故事給他聽的時候問我:「那你知道要多久才會被對方潛移默化嗎?」
這其實非常看個人,但我相信耳濡目染的力量,因為當我們隨時隨地沈浸在這樣生活中,就容易被好習慣給影響。
➡︎延伸閱讀:讓我們一起生活,好嗎?「婚前同居」的必要性 預習輔導班開課囉!
圖片來源:Freepik
有些人會問我:「諮商師,如果我遇到一個就是愛擺爛然後吃定我會幫忙收拾爛攤子的人呢?」
其實,我認爲會發生這樣的狀況,可能是在關係開始之初(婚姻或是戀情開始)沒有樹立好平等的角色分工,導致其中一人一直都是承擔過重的家務。這樣的狀況就會變成其中一人總是吃虧,另一個人總是在佔便宜。
然而,不只總是佔便宜的那一方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縱容另一半變成什麼事都不做的人其實也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在這種時刻,如何「和平地」和對方傳達你的不滿就成為我們的首要功課了。
請不要說:「你的習慣很差,每次都是我在幫忙收爛攤子。」
諮商師註解▸▸溝通時用「你」開頭的句子會讓人覺得是在指責對方,盡量不要使用這樣的開場白。整句話聽起來充赤不滿的情緒,讓本來就不好的關係雪上加霜。
我們可以這麼說:「我感覺到自己常常因為收拾而感到疲累,我們一起來討論我們可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諮商師註解▸▸前面的「我感覺到自己常常因為收拾而感到疲累」把焦點放在「我的感受」,而不是對方做了什麼事。
➡︎延伸閱讀:明明想表達關心,伴侶卻更火大?這樣的溝通模式,只會讓對方更逃避你
圖片來源:by Lifestylememory on Freepik
當我們和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且不是帶著批判對方的態度時,比較容易吸引對方的注意力。
後面的「我們一起來討論我們可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好嗎?」的背後原因是將伴侶和我們看成是「站在同一艘船上」,我們「一起」遇到問題,所以也「一起」面對問題。
請記住—好的伴侶關係通常是兩個人處於『平等』而不是『上對下』的關係
因為彼此在同一艘船上,命運與共,所以遇到價值觀不同的時候,更需要用智慧及良好的溝通技巧去溝通。
當你覺得對關係沒有希望的時候,也不需要太責怪自己,有時候是因為關係中的問題太久沒處理,彼此積怨都很深,很難很理智的和對方說話,這時候就會是尋求專業協助的一個契機了。
如果您希望我能回覆你的人生、家庭、婚姻難題,歡迎您寫信給我。
如果我認為您的難題可以同時幫助到很多人,也願意讓我在我的部落格、Podcast分享您的故事,我很樂意分享我的視野和心理學知識,帶您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您的問題。
“ 我相信每個人的故事都是十分可貴的 ”
如果您願意的話,每個人都能從別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見別人也與自己一樣身處相似的困境。我們都將會從別人的故事中更加了解自己,就如同我們閱讀的時候總是會對與自己產生共鳴的金句印象深刻。
當我回覆您的信件的時候,您將會得到心理師的濾鏡去拆解您的問題,並且有具體的建議供您使用。
免責聲明:「寫信給心理師」這個專題提供的是心理師的知識與視野,它無法也無意取代專業且長期的心理治療、精神醫療或診斷。當您寄信給朱映蓉心理師的時候,即代表您同意我使用您部分或是全部的信件內容,也同意我修改您故事的長度或是語意,使之更加清晰易懂。信中的姓名我將會更改以維護您的隱私。
來信請寄到:emilychutherapy@gmail.com
- - - - - - - - - - - - - - - - - - -
工作上無力又挫折、關係互動常卡卡不通?
心中總有解不開的結?
總有那麼一刻想著「啊,要是有人能懂我就好!」
矽谷心理諮商師 Emily 邀請你來【心理充電站】
從心理學角度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解方。
一起從心出發!儲存心能量!
點這裡聽➡︎ 🎧 心理充電站
- - - - - - - - - - - - - - - - - - - -
本文為朱映蓉婚姻與家庭治療師授權刊登,並經結婚吧編輯編修文章標題及內文,原文刊載於此,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