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高雄翡麗婚禮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這是聖經裡的一段文字,也是許多人能夠朗朗上口的歌曲,但隨著代的推演,愛情裡的親子、伴侶以及家庭關係,已被許多想法及法條,用更多元化的方式去倡導、要求改變。
其實愛的真諦只有一種形式一直在我們的心中,是一種很自然很單純的情感連結,不應該去牽扯宗教教義,更無關性別的差異,以口語的說法:「愛了就是愛了」,那樣的簡單。
因此,如果說神愛世人,那是否無論是何種形式的愛,都該享有被予祝福的權利?
圖片來源:LION 萊恩婚紗攝影工作室
延伸閱讀:從「楊大正&鄭宜農」的婚姻 重新看見愛情的初衷和本質
在過往傳統的社會裡,「愛」是一種很保守的情感,是以倫理為出發點,學校甚至是家庭都會避開談論「愛的教育」以及「情感尊重」,我們只能靠著自我學習或是模仿如何愛人,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在自我錯誤及外力給予的挫折中成長與學習。
圖片來源:VIVI Bride 薇薇新娘 婚紗攝影
幸運的人可以透過這些轉變,成為更好的人,但沒有學習好的人,這些灰色的思想很可有能就成為「情緒勒索」或是「霸凌」的工具,衍生出許多社會問題。
圖片來源:ONLY YOU 唯你婚紗攝影
如果說延續「愛的真諦」是一份責任與尊重,那我們更應該在愛的種子發芽時,就灌溉適當的情感教育,讓愛幸福地長大!愛情的真諦不該被束縛,無論性別的差異與認同,只要多一些尊重與祝福,這個社會會更加和諧美好。
延伸閱讀:不傳統也很幸福!同志的創意婚禮 原來拋開習俗可以這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