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僅示意圖 來源:1+1手工婚紗攝影工作室
作者: 楊嘉玲
至少在他心裡,我是唯一的公主
郁婷的父母十分重男輕女,從小家裡有什麼好玩、好吃的都只會給弟弟。她下課回到家要替媽媽做家事,假日還要到爸爸的工廠幫忙,而弟弟卻有著豁免權,什麼都不用做。
有次,郁婷因為趕著去倒垃圾,離開工廠前沒將工具歸位,想不到爸爸卻對她破口大罵:「連個掃把也不會收好,養妳實在浪費錢。」郁婷辯駁:「我急著先去倒垃圾啊!你也可以叫弟弟幫忙收一下,為什麼他什麼都不用做?」
爸爸完全不接受郁婷的解釋,甚至拿起掃把要打她。郁婷心中的委屈與心寒,讓她下定決心有自立能力後,就要離開這沒有愛的家。
高中畢業後,郁婷認識一個大她八歲的男朋友。他對郁婷的呵護,讓郁婷覺得男友是上天派來拯救她,讓她能離開名為「家」的地獄。於是沒多久,郁婷就搬出家與男友同居。
可是男友在呵護之餘,對郁婷卻有著越來越多的限制。只要找不到人,就會不停的打電話、留言。語氣從一開始的溫柔:「妳在哪裏?我很擔心妳。」慢慢的越來越嚴厲:「妳如果一分鐘內不回電,就不要回來了。」或「妳居然放我一個人在家,我要讓妳嚐嚐被拋下的感覺。」等威脅字句。同時,男友也會不斷批評郁婷身邊的朋友、同事,不准她跟他們互動。
郁婷所有的言行舉止、穿著、決定,都得按照男友的心意。儘管男友不曾動手打過郁婷,但知情的朋友都曾告誡郁婷,這樣的感情不健康。郁婷曾試圖表達自己的感受,希望多一點個人空間,但男友總是說:「我管這麼多,也是因為太在乎妳!妳是我心中唯一的公主,我當然得要好好珍惜,才能跟妳在一起更長久啊!」
這段話像嗎啡,總能減緩郁婷對關係的不滿,讓她感覺被呵護、關心,不再是那個孤單、沒人在意的女孩。
▲ 圖/僅示意圖 來源:甜在心婚紗攝影工作室
以戀為名的內在交換─需要被關注
研究所畢業後,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間大專院校當輔導老師,而我所任職的學校,學生年齡從十五到二十二歲都有,且因為科系的關係,幾乎都是女學生。她們之所以選擇這所學校,很多是基於家長的期待,爸媽認為女生不用讀太多書,趕緊找個一技之長,順利畢業去賺錢就好。所以我認識很多「郁婷女孩」,一到青春期,像飛蛾撲火一般投入愛情的世界,攔也攔不住。
她們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是被父母忽視的,就像郁婷一樣為家庭付出很多,卻因為不是男生,得不到爸媽的疼愛。長年被冷落的心情,造成她們成年後,十分渴望離開家,投入另一段關係,從中獲得歸屬感,不再覺得自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
她們投入一段感情時,往往不是因為這個伴侶條件有多好、相處起來多麼契合,而只是因為他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願意好好聆聽、疼愛她們的人。只要對方願意在關係中表現出關注〈接送、熱線、送禮〉,不管手段是否恰當,會不會讓人覺得有壓迫,都會被女孩視為是愛的表現,有效驅趕走她們心中的孤獨。
對她們來說,冷漠是一種否定,過度黏膩,才是具體的接納。她們離不開,不是因為愛,而是太怕孤單。
▲ 圖/僅示意圖 來源:珍愛自助婚紗攝影工作室
這種內心的匱乏,讓她們經常遇人不淑,即使離開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很容易到下一段感情,還是吸引到另一個控制者,在同樣的遊戲中輪迴。因為她心理的陰影,不停地發出訊號,魔鬼才會被召喚來。若她能明白其實是自己的心破了洞,所以別人怎麼給愛都填不滿,她才有可能停止外求,學習真正疼愛自己的方法,一點一滴將傷口縫補起來。
否則,她很有可能為了繼續得到外界的關注與照顧,刻意削弱自己的力量,讓自己保持無助或脆弱的狀態,不願意成長。就像個孩子般,看似天真、單純、需要被保護,其實是逃避自己的責任,如此她才能名正言順地繼續依賴在別人身上,形成一種寄生關係。
不幸的是,這樣的愛就像是建築在沙地上的城堡,不論有多美麗,都經不起考驗。當一個人沒辦法把自己過好,那麼就算擁有了一段關係,也會因為害怕失去,而逃避面對真正的問題,不斷否認的結果,就是斷送讓彼此變得更好的可能。
內文摘自《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動手處理消耗你的人, 擺脫煩雜忙的互動,過你想要的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