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僅示意圖 來源:大帥攝影 LooveImage
作者 :郭書瑄
在這裡租婚宴場地的含意,真的就是字面上的「場地」兩字而已。任何超過空間本身的物品或服務,全都是另外計算,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應該免費附贈的。
「欸,有點狀況,」在柏林的婚禮當天早上,新郎官保羅便接到母親打來的電話:「我們得先繞去花店買布置婚宴餐桌用的花。我媽媽沒有買到她預計搭配婚禮色系的藍紫色鮮花。」
還在睡夢中的我頓時睜開眼睛:「那麼大量的特殊花種要事先訂吧!我們得動作快了,可能要跑好幾間花店才能買到呢!」
我一邊盥洗,一邊試圖從前一晚單身派對的狂歡餘韻中清醒過來,忍不住還是在心裡默默發牢騷:「還是台灣好,婚宴場地哪需要自己動手布置啊......」
圖/僅示意圖 來源:MlkA Wedding Make-up
在辦完台灣熱鬧溫馨的訂婚宴之後,我收拾行囊,揮別心愛的台灣家人,和未婚夫飛往柏林定居,準備展開全新的生活。而抵達的隔天,時差都還沒來得及調整,行程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六個月後的婚禮場地。
「兩位請看,這就是我們的宴會廳,最多能夠容納三百人噢。而且直接面對施普雷河,這樣的景觀在柏林可難得了,你們有興趣的話要盡快下訂,還有另一組客人也在考慮呢。」看來精明幹練的金髮接待小姐臉上堆滿笑容地說。
「所以這間一個晚上的租金多少?」保羅直接切入最實際的問題。
「嗯,這要看你們的選擇了,」接待小姐立刻擠出了更多笑容,「場地是按小時計算,如果希望我們提供餐具和餐桌布置的話,這部分是按桌數計算,所以總金額要看你們決定租多久、需要多少桌數而定。對了,餐飲部分你們可以選擇跟我們預訂,或是自行聯絡其他外燴服務都可以噢。」對方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下了金額不小的試算數字。
我在旁聽得一愣一愣地,原來在這裡租婚宴場地的含意,真的就是字面上的「場地」兩字而已。任何超過空間本身的物品或服務,全都是另外計算,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應該免費附贈的。
保羅倒是毫不訝異:「布置這部分我們不需要。我媽媽已經興高采烈地提議要幫我們做餐桌布置了。」
我聽了又是大吃一驚,哪有叫未來婆婆來幫自己婚禮做手工的?
不過,顯然是由於我已習慣凡事不用勞駕客人動手的台灣服務業,才會對這一切大驚小怪。保羅一家早有心理準備,要全家動員幫忙婚禮大小事,畢竟這裡人力代價高昂,自己動手做才是最高原則。
我夢想中的歐洲婚禮,其實是在附有管風琴和大片彩繪鑲嵌玻璃的古老莊嚴大教堂裡,披著曳地的白紗走過鋪著紅毯的長走道,來到新郎等待的祭壇前;或者,是在面對寧靜湖泊的草地上,在白色玫瑰搭起的拱門之下接受祝福,之後賓客便在湖畔的出租別墅裡享用盛宴。
以上,都證明我太受外國電影影響了。
圖/僅示意圖 來源:MlkA Wedding Make-up
實際的狀況是,在眾多新人等待完成婚禮的柏林城市裡,理想的場地一年前早已都被訂走了。
我們由於對第一間河畔宴會廳的格局不甚滿意,稍微猶豫了一會,結果立刻證實接待小姐所言不假,場地不久就被其他人捷足先登了。之後我向不同場地發了許多封信件,回覆的答案不是早已訂滿,就是開出的條件高到我們難以接受。
「那教堂可以吧!柏林的教堂這麼多,總不會每間每週都要辦婚禮吧!」眼看婚禮場地仍無著落,我幾乎準備要亂鎗打鳥,一開始在腦中構想好的電影場景已經拋在一旁了。
「教堂可沒那麼簡單。況且教堂裡只能辦儀式,晚宴派對場地還是要另外找啊。」實際的保羅立刻澆了我一頭冷水,「就算儀式在教堂辦好了,妳看網站這裡清楚寫了租借教堂的價格,如果不是該教堂會友的話,還要另外付聘請證婚牧師的費用呢。我看,我們還是找可以舉行儀式,又能辦晚宴的大型場地吧。」
所幸,在眼花撩亂的網路搜尋後,我們總算找到了心目中完美的替代空間:柏林藝術家聯盟展覽館。在婚禮當天,儘管事出突然,我們總算也在花店裡買到適合的布置花材,整個婚宴場地頓時增添不少質感。這時也不禁感謝起平時就擅長自行打理居家布置的德國家人。
在藝術館綠蔭盎然的庭園裡,從柏林國際教會請來的牧師為站在紅毯上的新人證婚,柏林八月舒爽宜人的夏季氣候,讓戶外儀式成了最完美的祝福。而室內展覽館則作為宴席大廳,牆上正展出的前衛畫作成了婚禮場地的最佳布置。餐後,賓客可以在權充舞池的側廳裡,隨著DJ播放的音樂扭腰擺臀;或是在附有開放式酒吧的交誼廳裡一邊小酌,一邊和從世界各地前來的各路親友話家常。這一切看在新人的眼裡,真是令人再欣慰不過了。
圖/僅示意圖 來源:安哥拉 Angra Tien Image
身為半年前才剛經歷過台灣訂婚宴的新娘,對我而言,柏林婚禮和台灣喜宴最大的差異不是別的,正是在於「新娘能不能好好吃飯」這件民生大事上。
在台灣,喜宴上的新娘根本無法享用自己精心挑選的盛宴,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光是換裝、兩次進場、致詞、逐桌敬酒和送客等等基本流程,就讓新人疲於奔命,真正坐在主桌的時刻屈指可數,甚至不可能吃完一整道完整的餐點。
如果連吃飯都不能順利進行,那麼和自己的好友促膝長談、聊聊剛成為人妻的感想,這種事在婚禮上根本是癡人說夢。要和姐妹私密聚會,還是另外自行擇日邀約吧。
不過,我在柏林的婚禮上,這些卻都做到了。
由於無需奔波換裝,即使身為新娘,我也能夠好整以暇地享用餐點,而不是像活動裝飾品一樣讓大家觀賞。長達整夜的慶祝活動,也讓我有充裕的時間和遠道而來的眾親友一一寒暄敘舊。相對地,我在台灣婚宴時,賓客對我來說幾乎只是「陪吃飯」的作用;好友遠道而來,卻只能把握敬酒的時間簡單問候幾句,或是才匆匆說聲「恭喜」,就得趕緊讓位給下一組客人拍照。我不得不說,西式的婚宴模式,對於新人本身而言還是較為人性化的。
雖說,狂歡到凌晨真的有點折磨人就是了。直到最後的客人離去時,我和保羅已經癱坐在展覽館的沙發上,費了好大的勁才將自己移動起來。
圖/僅示意圖 來源:Real Wedding 瑞歐婚禮攝影
「你嫁給德國人已經不錯了!希臘的婚禮可是會一直狂歡到隔天早餐時間呢!」嫁給希臘夫婿的好友如是說。
我很慶幸自己能有機會體驗兩種完全不同的婚宴模式。而整場婚禮最讓我感到幸福的光景,還是當牧師宣告「你們現在是丈夫與妻子了」之後,眾人響起熱烈掌聲,並且上前輪流和新人擁抱祝福的時刻。我想,婚禮始終有種奇妙的力量, 無論是來自東方文化或西方文化、無論是憧憬婚禮或是對結婚這件事嗤之以鼻,一旦真的站在婚禮上,世人總是不自覺地被現場氣氛感動起來,並為新人獻上由衷的祝福。
然而,婚禮過後,真正的考驗才要開始。
內文摘自《紅豆湯配黑麵包,異國戀曲大不同:那些關於戀愛x約會x婚姻的趣味事,從藝術學者到德國人妻的文化觀察》